「電子學習大風暴」
今天作為老師,須要面對的是「電子學習大風暴」,所謂大風暴是有根據的,因為這個浪潮不單是老師要考取什麼級別的電腦技巧,而是希望每個老師都能利用電子學習工具教授學生,雖說智能手機大行其道,但懂「玩」的不代表懂「用」,更不代表懂「教」,所以說是大風暴都不為過。但是政府完成去年的Wifi 100,今年Wifi 900都來了,即是每所公營中小學都會設有學校的無線上網系統,當然學校未必所有地方都可以無線上網,但至少班房都應該可以,既然如此,老師須好好裝備作電子教學似乎是避不了的。
很多人問筆者怎樣才算是電子教學呢?用簡報算是嗎?堂上播短片又算嗎?其實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但無論怎樣做都好,最重要是學生願意學。記得我校校監譚萬鈞教授在學校的老師專業發展會議上說過每個人學習的動力來自「好奇心」,你對事物有好奇心,便會不惜一切,尋根究柢,所以老師的工作應該要「重燃」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對,是重燃。因為小朋友出生其實是對每事每物都感到好奇的,筆者的兒子七個月大,一抱起他上街便左望加望,看到他所感到有趣的東西便呀呀的發聲,但人越大似乎對身邊的事情開始不感興趣,到了十多歲的中學生涯,似乎走過人生大半的路,歷盡滄桑,但其實這正值學習最佳時候,他們需要的是誘發他們學習的契機。
「反轉教室」
什麼方法都可以,但近年流行「反轉教室」的概念,其實不是新的教學法,簡單的說就是將課堂教授內容透過短片在家中進行,回到學校就讓同學們討論、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筆者非常感謝學校早前有機會讓本人到新加坡交流及學習,並認識到新加坡淡馬錫中學的副校長及老師,他們分享新加坡的經驗確實值得我們香港的老師參考,希望學界同工不斷嘗試,繼續為香港教育界帶來更多電子學習新思維。
作為老師,願意反思,願意學習,其實什麼都不需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