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美國總統大選,由代表共和黨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擊敗民主黨的希拉利(Hillary Clinton)。這一屆的大選,爭議不斷,其中之一是在選舉前夕,社交網站Facebook流傳大量假新聞,但不少人卻信以為真,有輿論認為這些對候選人不實的指控,左右了選情、甚至令在民調一直落後的特朗普「爆冷」當選。
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獲取訊息的主要媒介,但是這些訊息往往真假難辨,每每令我們不知不覺地被誤導,甚至作出錯誤的判斷。
近年,在華文地區出現了大量被稱為「內容農場(content farm)」的網站,這些網站不單從不同的網上媒體、媒站、博客抄襲文章內容,甚至會無中生有,製造假新聞。他們往往會利用網民好奇心及獵奇的心態,把一些虛假的訊息包裝成新聞報導,配以誇張的標題如「…..沒想到下秒發生的事讓所有人都驚呆了」、「……背後的真相讓所有網友淚崩!」等等。目的是透過網民點擊、分享、按讚那些內容來賺取廣告收入。
CyberSecurity.Plus: POKEMON GO揭發內容農場的三大潛在危機!
CyberSecurity.Plus: 姐弟戀?跌眼鏡?其實都係內容農場文章!

此為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其中一則轉發量最多的「假新聞」:《教宗震驚全世界:我支持特朗普當選!》
但是,這些「內容農場」的文章,往往沒有專責的編輯負責為內容把關,其中不少甚至是由「機械人」自動堆砌內容而成。有媒體就曾報導,南加州大學的研究顯示,在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推特(Twitter)上就有多達七成半的假新聞是由「機械人」產生,而且都是支持特朗普的言論。因此有輿論認為,社交媒體上充斥的假新聞,某程度上要為特朗普的當選負上責任。
在香港,「內容農場」常充斥一些如「新移民呃綜援」、「搶福利」的假新聞,而網民往往信以為真,加以廣傳、批評,令到一些本來不應該出現的仇恨情緒蔓延。在這樣的情境下,任由假新聞流傳,也要為社會的撕裂負上部份責任。
因此,我們也要細心留意—同時亦要教導我們的下一代留意,上網時需時時警覺資訊的真偽。在按下「Like」與「share」之前,要「停一停、諗一諗」,做個精明的網民。